最新文章

台灣勞動條件研究(一)

作者: 新文化編輯部

近年來台灣面臨的缺工和低薪問題屢屢登上新聞版面,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為何一方面台灣勞動者的工時跟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一般,位居世界最前列(No.5);另一方面台灣參與勞動者的比例跟西歐已發展國家相似,皆位在世界後段位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兩極的分佈呢?一些人說是大環境不好,更有些人說是年輕人太廢,究竟社會事實是如何,讓我們解讀這撲朔迷離的議題。

在野黨強推財劃法 影響中央財政韌性

作者: 李坤城(第11屆立法委員)

今年11月6日,由財政委員會陳玉珍召委三分鐘所送出委員會的財劃法修正案,未逐條審查、未停止討論及處理條文、表決違規、議事錄登載等違規四大瑕疵,不僅存在重大議事程序瑕疵,國民黨黨團版本的內容亦缺乏邏輯性,將導致資源分配嚴重不均。12月20日,國眾兩黨挾帶著人數優勢,以強行暴力並有違民主議事程序的情況下,三讀通過此次財政劃分收支法修正案。依照通過的財劃法版本,垂直分配的部分,中央被掏空3753億元。

台灣「政治娛樂化」的影響

作者: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陳聖智

「政治娛樂化」的確可以讓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民眾以輕鬆的方式瞭解時政。然而,對公共議題的討論,如何強化閱聽眾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形成一正向的循環,也避免政治議題走向通俗娛樂,才是本命題的主軸。

「真理」與「愛國」孰重孰輕?

作者: 謝佩芬(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公共政策碩士)

Manning 成為「哈佛最短命的訪問學人」一事,反應了哈佛校園中的兩個最高價值──「學術真理」和「愛國精神」──的衝突。

政黨法:迎向更清朗的政黨文化

作者: 羅承宗(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副教授)

政黨法問世,意味著從2018年起,台灣政黨政治邁向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