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8/11/21 「友臺」、「惠臺」?美中臺關係

作者: 賴榮偉(政大東亞所法學博士、大學助理教授)

美國川普政府上臺以來對全球的保護主義舉措有增無減,美國國會卻進入一波「友臺」法案高潮。美中貿易戰的同時,中國習近平政權更在「一帶一路」的「中國夢」實踐上進一步對內修憲(集權)且擴大「單邊」對臺「內國化」的軟硬攻勢。兩岸總體僵局未解,臺灣追求和平與發展之際,與我國有著相似命運且存在瑜亮競爭情結的南韓卻與北韓進行融冰。剎那間,各方國際勢力合縱連橫之快速,臺灣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近期的「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TAIPEI” Act),簡稱「臺北法案」,要求美國拿出與世界各國的交往策略來支持臺灣的外交承認或強化非官方關係;法案授權國務院「降級」美國與任何對臺灣採取不利行動的政府之間的關係,並授權國務院「暫停或改變」美國提供給這些對臺灣採取不利行動的外國政府的援助,包括軍事財政援助。從「臺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加上提案中的「臺北法案」、「亞洲再保證倡議法」、「臺灣防衛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等。美國對臺灣的關切可謂大爆發。

國際政治的現實觀點讓吾人可看清美國朝野近期一波「友臺」的意義。首先,強權間的關係會影響各國的命運。據此,對美關係、對中國關係,臺灣都不能荒廢。再者,國家的首要目標在於生存。因應中共的不放棄武力犯臺及一連串有增無減的壓迫式手段,從阻擾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挖走邦交國到軍演、頻繁地機艦繞臺等,臺灣的確需要美國的幫助。除了尋找盟友,臺灣也得想法子振興自己內部的實力。

不論從臺灣旅行法到近期的臺北法案,這是美國促進國家利益的權力平衡籌碼。臺灣旅行法,允許美臺之間人員互訪層級拉高,但不代表美國就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同樣,美國促進臺灣對於國際組織的參與,有助於拉高臺灣的國際性,但也僅限於非國家會員的組織。對美國政府而言,近期一系列的國會友臺法案,正是一種因應東亞各方勢力挑戰的籌碼。川普政府將中國、北韓問題、南海三大議題聯動在一起。需要中國協力處理北韓麻煩或者南海議題順從美國意志時,臺灣的價值就降低了。相反,北韓議題與南海問題不如意或者美中關係不順(又或對中國有所要求)時,臺灣的價值又升高。這等地位起伏,說明臺灣問題有可能只是大國促進國家利益的工具。吾人必須認清這等美國朝野「友臺」舉措的真實。

國際政治的自由觀點亦讓吾人可看清中共一系列不斷加溫的「操之在我」的「內國化」軟攻勢,從「國民待遇原則」與「三十一項對臺政策」到上個月的「取消臺港澳人員就業證」與「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等,顯示中共亟欲將交流的單邊獲益極大化。原本,國家在有意願的情況下可透過合作來互惠。雙方所建立的制度更可進一步提高彼此的獲得利益。中共一系列單邊「惠臺」政策,當然難脫政治統戰疑慮,但臺灣坊間民調也顯示,從企業到人民有三成至五成均不排斥赴中國發展。中共的惠臺政策的改變與強化,其實也反映其對當前交流獲益的不滿以及期許。當然,中共的作法到底是「惠臺」還是「窮臺」、「害臺」?長期而言,中共這一系列「內國化」的軟攻勢真能符合預期獲益嗎?其實這恰好凸顯兩岸交流需要制度存在的意義。只有透過制度的運作,雙方才可釐清甚至提高彼此想獲益的期待。

2016年5月前,兩岸的發展其實已經奠定不少運作順暢的制度,比如陸委會、國臺辦、海基會、海協會等等。如今卻因為兩岸執政者意願不足而造成機制功能不彰。儘管雙方政府聲稱溝通大門從未關上,但交流障礙卻源於「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九二共識」是一種創造性的主權模糊,馬英九政府相信雙方可從此模糊中各取政治定位之所需,進而啟動兩岸彼此的絕對獲益。但,此策略的風險在於擱置主權爭議卻不代表爭議就此消失,更不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臺灣的主權訴求有所改變。換言之,創造性的主權模糊有可能變成臺灣主權矮化或者消失。根本上,此等共識並不反映雙方的利益和諧,奠基其上的互信不僅薄弱且易因任何意外而摧毀。尤其,中共對臺政策始終保有武力選項。臺灣面臨安全威脅,雙方又如何平等互信?

近期國際社會上的「中國威脅」聲音大漲。中共近來對於臺灣與國際社會的「銳實力」作為,已讓中國被視為「破壞現狀」的強權,不僅侵蝕二戰以來國際社會習以為常的秩序以及美歐強權利益,對於中小國家而言,中國「一帶一路」所招致的「新殖民主義」批評聲浪更是不斷。「中國威脅」儼然體現在政治威脅、軍事威脅、經濟威脅、環境威脅、人權威脅以及文明威脅上。據此,中共得務實思考如何讓國際社會認識到中國作為國際社會「朋友」的決心。中共在兩岸關係的善意將是國際社會的一個重要解讀途徑。中共必須思索如何在兩岸關係互動中如何讓臺灣人感受到利益不受侵犯,其中包括安全、自主、尊嚴與地位等。「九二共識」是否早已變成僵硬的教條主義?是否不合時宜?為了和平與發展,兩岸政府是否該靜下心來進行新的模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