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8/11/15 社會企業:台灣的柔性力量

作者: 曾嬿芬(台大社會系教授)
社會企業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的企業,是介於政府公部門、工商產業和非營利組織(NPO)之間的新型態社會經濟組織。它們在市場運作、多數組織以達到財務自給自足為目標,其選擇從事的項目並非以潛在獲利為依據,而是以社會使命為前提。近年來全世界從貧窮到醫療、從教育到環境的面向,都有各式各樣的社會企業提出新的方案。它的重要性也引起政府的重視,英國與美國更設立專責單位或基金來促進社會企業的發展。

由於籌資困難的緣故,許多社會企業仰賴政府補助和目的性慈善捐款來發展,英美的組織聯盟也嘗試建立評等機制,讓社會影響力出眾的企業能夠優先承攬政府計畫及補助案。但是畢竟財務經濟獨立為社會企業的重要主張,所以在度過資金銜接關鍵時刻之後,成熟的社會企業便應該能夠在市場營運,獲取完成社會目標所需要的資源,而非仰賴公部門或慈善捐款扶持。

台灣的知名社會企業,有完全在地發展出來的,也有國際性的社會企業來台發展。社會企業跨國化的部分,一般人較少了解,但卻彰顯台灣做為社會企業的潛力。來自美國的科技濃湯(TechSoup)、來自英國的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和來自日本的瑪樂家皮製品商店(MotherHouse)都看中台灣社會企業的潛在市場與人力資源,紛紛來台設立據點實際營運。這些社會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台灣擁有許多高素質且滿懷熱情的青年人才,只是較少機會接觸新創組織的領域,發展不一樣的未來想像。於是台灣青年只能在政府公部門和一般營利公司之間勉強選擇,若社會企業能夠發展成氣候,將是工作者在勞動條件與薪資都公平合理的組織中貢獻自己長才的另項選擇。

對全球而言,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可以提供很多優秀的案例。台灣應建立有效運作的社會企業平台以整合台灣社會企業經驗,作為台灣展示的櫥窗。蘇格蘭的做法值得參考,因為他們對發展社會企業的成果相當有自信,也積極將值得學習之處介紹給世界社群,因此每年舉辦世界社會企業年會。台灣可以仿效,將卓然有成的社會企業經驗作為柔性外交的一環,如過去的農業技術團隊一般,將成功經驗運用於協助後進國家的社會企業組織和制度發展。最後,若我們相信社會企業對經濟、社會、乃至於外交可以做出重要貢獻,則政府可以在人才培育、科技研發、租稅、政府採購與融資等方面提供社會企業更好的發展誘因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