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8/08/01 百無聊賴的生活,你不想逃嗎?

作者: 子沉

                                                        ▲早已遷村的眷村,顏色斑駁,了無生氣。
法國小說家維多.雨果(Victor Hugo)曾在《悲慘世界》寫道:”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errible than a hell of suffering, a hell of boredom.”比起苦難無聊更為痛苦。
  
而無聊是什麼,你可能一時之間很難回答。原因很多,但通常會歸類成一種空虛跟煩悶。排隊等待、聽一個沒有重點的演講、習慣快轉影劇及通勤時間的空檔,無聊就會入侵,讓人難以忍受。
 
  無聊是一種情緒
 
目前心理學家對無聊的定義是:產生於在劫難逃、意料之中的境遇的,一種輕度厭惡的社會情感,或者注意力傾注的對象沒有產生共鳴感。這時,人的行為與心思已然分開,各自運作。
 
無聊產生束縛與無可期待的心情,注意力下降,只想快速掠過自己所看到的資訊,以為這便是有效的利用時間。你會覺得無聊的時間好像被拉長,因為在下一個有趣事物來臨之前,無時無刻被無聊綁架,最終孤立四周環境與時間脫軌。
 
 
 
   為何無聊難以忍受?
無聊的原因歸出三個方向:生活步調太快、時間被拉長、無法接受無聊。
 
無聊讓我們感到不安,現今社會強調效率,長時間工作成為高社經地位的標誌。無所事事與空虛彷彿是一個罪惡。如在家裡或宿舍,百無聊賴的躺了一整天,父母與朋友可能叫你起來,去外面走走或是工作。這樣的情境,往往會讓人們想到胸無大志、庸庸碌碌的人生,無聊的人生似乎沒有幸福可言。
 

在這段情緒裡,試圖去找尋刺激去打發它。拿起手機玩起一局局的Candy Crush,又從Facebook 刷到Instagam不斷地重整頁面,時間卻才過了一個小時。沒有意義與目的度過一天,什麼也沒有獲得,所以無聊難以接受。


                                              ▲想像自己在這裡坐了一整天,除了幾個蚊子包,甚麼也沒有。
    如何逃離生活的百無聊賴?
   
     引導百無聊賴為思考。
   
當我們在一段時間的空檔中,習慣拿出手機快速地獲取資訊去填滿它。每天分分秒秒地被盈滿,思緒被那些訊息不斷堆放,最終被腦袋丟入垃圾桶遺遺忘了,從未好好消化那些資料。試著放下電子產品,別讓資訊再闖入你的腦中了,就算看完一本書也需要時間回想內容:內容的論點切入點有邏輯與否,舉的例子是否符合論點,你的看法又是什麼等等。另外不要過於關注個人想法,應該更多地關注你希望克服的挑戰。
     
很多時候靈感與創意是在這個無聊的時間下產生,曾有一項研究,心理學家凱倫·賈斯珀(Karen Gasper)和布裏安娜·米多伍德(Brianna Middlewood)發現[1],感到無聊的受測者在創造力測驗裡表現比那些感到快樂的人還好。首先讓受測者觀看影片來啟發感受,再測試他們構思單詞的能力。研究人員發現,多數人在交通形式都會想到「汽車」的單詞。但感到無聊的人,思維不被感受限制,甚至給出「駱駝」這樣的答案。研究人員表示,當處於無聊狀態時,會激勵人探索創造性的可能。
   
    開始做白日夢吧!
 
讓生活那些百無聊賴變成一個個幻想、自我對話的過程,「白日夢」不只調節狀態,也向我們指出:一個人的內心活動是有意義且必要的[2]
   
對有些人來說,有時間讓自己無聊是奢侈的,甚至感覺過於放縱,但實際不然。如股票市值部分是由知識財產、專利、軟體這些由人創造的。並非只是單純來自石油這種自然開採出來的東西,也不是源自實體資產、可看見的服務。如果你把自己當成跟機器人一樣,只在意輸入與輸出,看不見過程,更不在乎內心活動,早晚只會被社會淘汰。

                                ▲工作的重複性也是人們另一個無聊的原因,卻可能是隱藏意料之外的創造力。
     無聊≠生活中的事情沒有意義
無聊是缺乏刺激的體驗,雖然將它轉化成「白日夢」可以提高創造力與生產力,但有些人可能尋求的是高脂肪、高糖的食物,甚至是毒品來藉此群求刺激。如此情形,是感覺生活沒有意義,缺乏目標,進而造成身心的傷害。因此無聊是相反於缺乏生活意義的。
 

古代,家財萬貫的人才能享受無聊這奢侈的清閒,被人當成財富和成功的象徵。而資本主義下的現代商業世界則告訴我們相反的邏輯:計劃與時間必須排得豐富,讓多數時間都有事可做,才是成功的象徵。但數字經濟與電腦機器人時代的來臨,源源不絕的活力來源,才是具創造力且不拘一格的思想者。

                                 ▲從原本老舊的酒廠,到新興商店文藝市集的集散地的華山,再度吸引人潮。
 

[1] 〈Approaching novel thoughts: Understanding why elation and boredom promote associative thought more than distress and relaxation〉 by Karen Gasper,Brianna L. Middlewood  May 2014

[2] 〈The bright side of boredom〉  by Andreas Elpidorou  November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