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8/11/30 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 川普個人意志或大勢所趨 ?

作者: 謝佩芬(謝佩芬 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公共政策碩士)
自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國政府的每一項政策轉變,都會引發各方揣測:究竟是川普總統(反覆無常的)個人意思?還是美國整體政策的方向轉變?若是前者,則等到川普改變心意、甚至下台之後,政策或許會有所轉變;若是後者,則必須長期嚴肅以對。此一問題,在美國最近動作連連的貿易政策上,尤其讓人玩味。

無可否認地,川普性格上的反覆無常,確實讓美國的公信力深受質疑。例如,在中興制裁事件上,美國政府一開始非常强硬,期間川普卻又推文對中國示好,引發川普向習近平妥協的種種猜測。但是,撇去川普總統的發言和推特不論,美國近來越發嚴苛與保護式的整體貿易政策,實爲因應大環境所生的改變,而非川普的個人好惡所能決定。

美國政府近來在貿易政策上的轉變,可歸因於兩項早在川普上任前就存在的因素:第一項是自動化和全球化對美國經濟帶來的結構性挑戰(structural challenge),第二項是中國崛起對美國地位帶來的地緣政治挑戰(geopolitical challenge)。就結構性挑戰而言,在過去的一、二十年裡,美國的經濟成長所得,絕大部分集中在前20%的美國家戶手中,而絕大多數家戶所得並沒有成長、甚至衰退。此種所得差距擴大與分配不平等,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化與自動化的生產模式,取代許多中低階級的勞力,使這些勞工失去市場競爭力;而全球貿易充其量只有次要的影響力。

然而,中國作為全球自由貿易最大的受益者,成為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挑戰。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中國經濟體從1980年佔全球GDP的1%,到2015年佔全球GDP的12%,它的成長是以西方國家GDP的衰退爲代價、更是不公平競爭的結果:中國享受全球自由貿易,但它對其他國家所課予的關稅,遠比其他國家對中國所課予的關稅高;外國企業在中國必須遵守各種不合理的規定,例如必須與中國企業合資經營(joint venture)、強制技術轉移、缺乏智慧財產權保障等。而WTO規範下所存在的漏洞,包括WTO的救濟手段缺乏回溯性、WTO對於未充分揭露的政府補助並無處罰等,更為中國所利用。因此,美國廣大的勞工階級對中國崛起充滿怨懟,也就不難理解了;川普在總統選戰中,即以這種情緖為號召,贏得了勞工階級的支持。

事實上,早在川普之前,歐巴馬政府即計劃藉由《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確立美國擁有貿易規則制訂的主導權,以反制中國。不過,由於TPP主要著眼於中國對美國的「地緣政治挑戰」,而非自動化和全球化的「結構性挑戰」,它的規範仍舊無法保障美國的就業機會,因此,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民主、共和兩黨實際上已經形成反TPP的共識;川普一上台就宣布美國退出TPP,此舉儘管反應了他衝動的個性,但實則是美國政府政策的大勢所趨(即使是希拉蕊·柯林頓當選,恐怕也難挽回TPP在美國國內的支持度)。

因此,僅管川普戲劇性的個人風格不時地爲美國政策製造難以預料的插曲,但至少就貿易政策而言,美國政府對中國所採取漸趨強硬的態度,主要來自於自動化和全球化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以及中國崛起的地緣政治挑戰兩個因素;在貿易政策上,「中國做爲美國敵人」一事,可說已經成爲美國兩黨共識,恐怕不會因爲川普任期的結束,而有太大的改變。面對這種大趨勢的轉變,以往「政治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的台灣,則必須重新定位自我,及早開始思考因應之道。